Space Elevator/Project Celestia

2046年,在爱丽丝·摩根的推动下,ICST通过了“天穹计划”的项目提案,

结构

整个大空电梯的建筑可分为3部分:

低轨道航空港口: 位于400km高度,负责接驳地球上来的航空器,为在轨的其它空间站提供补给。

同步轨道站(天穹城): 主体部分,一个半径为200米的轮辐状空间站。

太空港:轨道高度38000km,建造,发射宇宙飞船的地方。

此外,太空电梯沿线还设有聚变发电机、超导输电线路、自动化检修设备等配套设施以及宇宙射线观测站等科学设施。

发展时间线

2046  天穹计划立项,开始进行理论研究及论证

2048  合成新型高强度纳米材料

2051  新型纳米材料开始大规模生产

2052  确定太空电梯选址(刚果盆地)

2054-2055  小行星带探测任务返回。在对小行星进行采样返回的同时,探测器一部分被安装在小行星上作为推进器,以将小行星推至地球轨道。

2056  发射汤川工业四代自动化AI作业平台至地球同步轨道,小行星入轨地球作为太空电梯的建设原料

          激光防御阵列提升轨道高度至同步轨道

2057  同步轨道站及地面基站建设工作同步开始

2060  清除在轨卫星,开始第一次放线测试,年底缆线连接成功